艺术话题

Topics

出自杜塞尔多夫学院的杰出艺术家们

蝉联在世最贵艺术家的格哈德·里希特

640 (14)_看图王.jpg


近年来,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市场如日中天,堪称现存于世的艺术家中卖得最好的一位。从市场角度回顾他的生涯,所见却唯有小火慢热。这位年逾八十的画家已有数年享受赫赫名望,顶级画廊合作,海量美术馆大展,并在早年(1972)代表联邦德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然而,里希特的画作,特别是那些色彩绚烂、层次丰饶、锐气盎然的抽象画作的市场一直是龟速发展的。


2011年11月,这和缓沉稳的步伐在纽约苏富比转为一路飙升,来自私人收藏的8幅里希特抽象绘画作品(尺寸各异)的总成交额达到7428万美元,突破2700万美元至3670万美元的预估总成交额。其中一幅迷幻、紫调的刮擦《抽象画(Abstraktes Bild)》(1997,8英尺61/8英寸乘11英尺17/8英寸,可谓壁画尺寸)以2080.25万美元(估价900至1200万美元)成交,打破此前名作《蜡烛(Kerze)》(1982)创下的纪录,在此一个月前,一幅323∕4乘241∕2英寸的照相画(基于照片的绘画)在伦敦佳士得以1045.725万英镑(1640万美元)成交。在苏富比,里希特那幅杰作的买家是亿万富翁莉莉·萨弗拉(Lily Safra),她将此画捐献给以色列博物馆,以纪念她故去的丈夫,生于黎巴嫩的银行家埃德蒙·萨弗拉(Edmond Safra)。而其匿名送拍人后来据传是伦敦藏家马克与维多利亚·苏索克(Marc and Victoria Sursock),于1998年在伦敦安东尼·德奥非(Anthony d’Offay Gallery)的一线市场购得这件作品,当时里希特大幅抽象画作的拍卖价还不足50万美元。


640 (15)_看图王.jpg


2012年10月,里希特的《抽象画(809-4)》在伦敦苏富比拍出304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89亿元)。


640 (16)_看图王.jpg


2013年,里希特绘于1968年的油画《米兰大教堂广场》在纽约苏富比以3712.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31亿元)成交。


640 (17)_看图王.jpg


2015年,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作品《抽象画》以3038.9万英镑(约合人民币2.89亿元),刷新在世画家单幅作品价格的纪录。


640 (18)_看图王.jpg


2017年3月8日,格哈德·里希特创作于1982年的风景名作《冰山》在伦敦苏富比当代艺术晚拍中以17,708,750英镑远超估价成交,约合人民币1.48亿元,成为该场最贵拍品。


里希特的长期代理商玛丽安·古德曼(Marian Goodman)回忆起1985在她的纽约画廊中举办的首场里希特个展[同期斯皮罗内·韦斯特沃特(Sperone Westwater)画廊中也举办着一个]。古德曼回忆道:“当时2.5万美元就能买他一幅10英尺的抽象画,一幅蜡烛系列的画作也就卖到5000美元。吓人吧?但实情如此。”


里希特成为当下最炙手可热的画家也是风云际会之果,其中包括卢西安·弗洛伊德(Lucian Freud)和塞·托姆布雷(Cy Twombly)两位大师相继辞世。对国际新贵们而言,里希特大幅鲜活的抽象画作也是生活中的佳品——装饰癖的梦想之选:丰饶的色彩组合,巨幅的墙面张力。还有,便是市场再造一位新神的迫切需求。


“艺术圈总是需要一个明确的顶点,”巴黎和萨尔茨堡的商家达太·罗帕克(Thaddaeus Ropac)称。数年来,这一顶点一直被培根和弗洛伊德这些英国画家霸占着。但他们驾崩了,必须有人来接替王权。贾斯帕·约翰斯(Jasper Johns)是逐鹿之雄,但对全球的受众而言,他的魅力不够,最近他没什么激动人心的消息,布莱斯·马顿(Brice Marden)也是这个情况。里希特就成了艺术市场的本能之选。”


苏富比全球当代艺术部主任、2011年11月里希特飙红的幕后推手托比厄斯·迈耶(Tobias Meyer)的观点却未限于上述“神秘本能论”:“任何市场都需要将高品质与美熔冶一炉的艺术家。如今,当代艺术需要美时,里希特就是这位艺术家。”迈耶将里希特的市场魅力与培根和马克·罗斯科相提并论,在2011年秋天的苏富比预展上,8幅里希特佳作一同展示:“我对人们说,‘你们站的这间屋子,在1982年挂满了罗斯科的作品,因为这是他们应处的所在。’”


在刷新在世画家单幅作品价格纪录上,里希特可谓是“独孤求败”,每次都是自己在打破自己的纪录。里希特之高产可谓惊人,是故他的市场极为丰沛,从不缺乏。20世纪60年代,他从德累斯顿(属苏联占领下的东德,他在那里创作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壁画作品极受欢迎)移居西德杜塞尔多夫,不久后便开始了抽象画的创作。他在杜塞尔多夫美术学院学习三年,在那里与布林奇·巴勒莫(Blinky Palermo)、西格玛·波尔克(Sigmar Polke)和康拉德·卢埃格[Konrad Lueg,后以商家康拉德·费舍(Konrad Fischer)之名闻达。波尔克和里希特共同发起了昙花一现的“资本主义现实主义(Capitalist Realist)”运动,对波普消费主义进行德式探索。该运动在杜塞尔多夫1963年的一场展览中首度面世,展示了两位发起人与卢埃格及沃尔夫·福斯特尔(Wolf Vostell)的画作。里希特为这一运动命名,是对苏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反动。他与波尔克自此结为终身至交,直至后者在2010年故去。


据瑞士藏家乔·海格(Joe Hage)精心编辑的在线档案,在20世纪60年代,里希特创作了近28幅抽象画作。到70年代增至151幅,80年代更多——前5年中创作了201幅,后5年则达到344幅,尺幅各异。斯托如是论及里希特相对低产的起点和后来作为抽象画家的一路飙高:“关键问题在于要达到他能去画他自己意义下的‘抽象绘画’的状态——他不愿被卷进过去的抽象作品的大潮中,无论玄学的、超验的还是社会的。直到70年代末,他终于找到沿自己的语言前进的方式。”


640 (19)_看图王.jpg


640 (20)_看图王.jpg


640 (21)_看图王.jpg


640 (22)_看图王.jpg

创作中的里希特


自1983年起,里希特定居科隆,在那里仍保持着严格的创作程序。他有几位助手帮忙调颜料、钉画布,还有一位管家主内主外,在工作室中,他却独自工作,只借助轻量铝梯,花样繁多的画笔和一些定制的工具,比如刮板——专用以营造已成其招牌的表面刮擦效果。里希特如此高产,或会令有些观者感到疲劳,觉得那些画作颇嫌雷同,是为胃口惊人的市场专备的流水线劳动。迈耶承认这种“大生产”的存在,却不认为这有碍作品的品质和珍罕性。“像伟大的罗斯科一样,”他解释道,“里希特有40到50幅画堪称杰作,而你可以自行辨别,找到自己的位置。”


在里希特所有破纪录的作品中,其晚期抽象作品更成了藏家们的青睐,不像早期那些探讨死亡和政治主题的作品那么让人不安。而且他在这个阶段创作的作品数量也比较多——据瑞士藏家乔·海格(JoeHage)精心编辑的在线档案显示,在20世纪60年代,里希特创作了近28幅抽象画作。到70年代增至151幅,80年代更多——前5年中创作了201幅,后5年则达到344幅,尺幅各异。


有趣的是,里希特的具象、抽象作品在市场中泾渭分明,创作上却未必常如此。如斯托所言:“许多抽象绘画的下面藏着具象绘画,确实,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后,里希特常常以抽象来擦除那些基于照片的图像,当他对那些基于现成照片的画作感到不满,就拿它们当抽象画作的牺牲品。用X光可以看到画面底层别有洞天。”斯托称,这种“擦除”画作包括《1977年10月18日》系列中的部分作品,潜伏在里希特一些抽象作品的深处。他还提到MoMA馆藏的一幅华丽丽的两联抽象画《云(Clouds)》(1982):“起初是在画云,而后便可见覆盖和刮擦的锋芒与几何图式将其变作一幅抽象画作,同一幅画中并存三种风格。”


里希特的藏家是国际化的,他的藏家遍布了中国、韩国、巴西,更不用说在欧美了。比如台湾国巨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著名华人藏家陈泰铭就收藏了多幅里希特的作品:在他阳明山的豪宅中,一进客厅,迎面的是里希特1994年的作品《墙》。而俄罗斯的亿万富翁藏家阿布拉莫维奇也是里希特的拥趸,他曾经在2008年以1520万美元买下了里希特的一件作品。

在艺术史家与策展人们的眼中,里希特的地位不容质疑,藏家们的渴求无以遏制。古德曼却颇感市场的火爆损蚀了里希特艺术的真谛。她颇为沮丧地说:“人人都在询价,但这与艺术真的无关。”古德曼认为,里希特的作品“如此地致力于绘画艺术自身,于深、广中见其心力非凡,绘画对他而言真的是一种道德行为。”


640 (23)_看图王.jpg